从天而降 —— ALCANTARA书法之旅

发布时间:2020-09-09

策展人:Dagmar Carnevale Lavezzoli , Katie Hill

艺术家:秦风, 曲磊磊 ,孙逊 ,毛栗子,张春红 ,王璜生

2020年9月9日 – 2020年10月11日

米兰王宫王子寝宫

       从天而降——一场穿越Alcantara开启书法之旅的展览,由米兰市政厅文化部(the Municipality of Milan – Culture Department)、米兰王宫(the Royal Palace of Milan)和Alcantara公司合作呈现。此次展览专为王子寝宫设计,从2020年9月9日(周三)至10月11日(周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为确保参观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展览将实行限流措施,参观需提前预约。

       此次展览由Dagmar Carnevale Lavezzoli和Katie Hill共同策展,是2020年米兰艺术周(2020年9月7日至13日)的特色项目,该展览的呈现也证实了Alcantara对当代最先进创作形式的持续关注。事实上,“从天而降”标志着自2015年以来探索Alcantara®作为艺术和设计材料品质的新阶段,无论是呈现内容还是方式,它都将米兰王宫各个空间转变成了通往最不寻常的展览的门户。

       通过这个项目, 在全球生产和销售Alcantara®的公司将延续这种原创研发形式,并再次向现有的和新兴的创意人才敞开大门,与他们合作打造原创作品。

       “从天而降”中呈现了六位才华出众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秦风、曲磊磊、孙逊、毛栗子、张春红、王璜生。艺术家们将千年传统文化与最新技术结合,从Alcantara®这一独特媒介中汲取灵感并在作品中探索其所有特性和潜力,呈现从古典到当代的横向解读。艺术家们以Alcantara®为共同点,探索这种前卫媒介的多功能性,创作出充满个人和集体记忆的作品。通过将古老的创作与未来的材料相结合,中国千年的文化遗产获得了新的表现潜力。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技术复刻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之后,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代表着知识的载体、探究热点问题的声音以及连接古老的历史和当代哲学研究的媒介。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相比任何其他形式的书写或“字母表”,中国书法一直因其美学和艺术价值而备受推崇:落笔如有风,运笔间赋予流动的生命力,字的内蕴跃然眼前。将“无为”的精神,即无为而为,顺其自然地流动和形成,加入美学领域。

       米兰王宫王子寝宫被改造成引人入胜的体验区,房间内的特殊装置通过关联性和视觉对比来回应原房间的美学。从数字投影到卷轴上的墨林,艺术家们受书法的启发,融合道家关于时间、生命力和参与性的概念来追问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本质。

       游览行程

曲磊磊作品.jpg

曲磊磊作品

       从进入到第一个房间开始,参观者就进入到了一个沉浸式的意象森林,艺术家的书法特质沿着垂直的卷轴流畅地展开。曲磊磊对这一古老的书法艺术背后的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重新解读,以一种多元的形式唤起当下生活中环绕着我们的信息扩散和碎片化。

张春红作品01.jpg

张春红作品

张春红作品02.jpg

张春红作品

       在第二间展厅,张春红呈现了一个将人与自然元素巧妙结合的混合体。她以飘逸的头发为主题,用工笔风格精心绘制了缕缕发丝,通过一副雕塑作品表达了生命力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自然、身体和书法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年轻女性的长发与生命力、女性魅力、成长和美丽联结在一起,就像肖像一样,可以表达个人的感情和情绪。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在羊皮纸上的呈现,强调头发的长度和流动,气势磅礴、超现实的意象同时也具有立体效果。

秦风作品.jpg

秦风作品

       秦风的作品采用了水墨的形式,由素描、印迹和涂鸦组成,利用动作的即时性,不是呈现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思想,而是呈现思想本身的瞬间形式。思想与原始形态之间没有距离,书法的运笔间自发性释放出一种原始的能量,表现在道家的哲学原则“无为而为”中。他的水墨画以茶(代表东方)和咖啡(代表西方)为背景,暗示了文化的差异和弥合差异的尝试。

毛栗子作品.jpg

毛栗子作品

       在毛栗子的画作中,斑斓的色彩在面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生动,以曲折状产生强烈的视觉节奏。根据道家哲学,历史并不是以线性的方式进行的:它不是一个矢量,而是按照同步性的概念发展。在思考时间的横轴上,艺术家在纵线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思考同时共存的各种现象。

王璜生作品01.jpg

王璜生作品

王璜生作品02.jpg

王璜生作品

       在王璜生的数字装置作品中,视线在持续的明暗和表意文字中向上转动,唤起一丝丝转瞬即逝的思绪和反思,它们以催眠的形式流淌。光与影的激活,加上线条密集的画卷,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引导观众自发地与作品互动,通过连续运动的反射,让视线迷失方向又重新聚焦。线条和书法作为基础和必要的交汇点,凝结在手写的诗歌和对现实的抽象表现的作品中。

孙逊作品01.jpg

孙逊作品

孙逊作品02.jpg

孙逊作品

孙逊作品03.jpg

孙逊作品

       在最后一个房间,你会探索到的作品是一幅沉浸式的视频投影和一幅长卷,孙逊从古代书法的韵律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象征性元素的当代动画。唤起东西方文化的交锋,在尘世与超凡之间,黑色的书法线条在这里栩栩如生,与梦幻般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一个充满神话生物和神秘景观的超现实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因此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艺术家经常选用动物和昆虫而不是人作为主角,分析与文化、记忆、政治有关的问题以及他对官方历史的怀疑,探讨过去与现在的概念。

       “从天而降”引领参观者通过Alcantara这一理想媒介进入书法之旅,创造创新的艺术混搭。将古老的东方传统与21世纪的艺术实验相结合,每个房间都对当代中国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诠释,唤起了遥远的过去、未知的未来以及两者在当下结合的新鲜感。

       艺术家简介

       曲磊磊:中国艺术家,“星星画会”创始成员(1979)。“星星画会” 是一个为争取艺术自由的先锋派运动,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磊磊创作的作品,通过将古老的技法与当代的实践相结合,展现出驾驭东西方艺术传统的强大能力。曲磊磊尝试各种主题、风格和媒介:他的作品包括精致的女性裸体、肖像、书法、抽象风景和拼贴画。他的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并被大英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主要机构收藏。

       张春红 :1971年出生于中国,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96年,她移居美国,在那里继续学习和追求她的艺术事业,将传统实践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在她被收藏和在国际上展出的作品中,她通过黑色长直发的无体形象来指代自己的身份,将这种个人探索转化为一个普遍的主题,审视女性的生命周期,从光芒四射的青春到最优雅且意识到成熟的时期。她的作品被收藏在私人和公共收藏馆,包括巴黎的dsl 收藏馆、苏黎世的Origo家族基金会、悉尼的白兔当代中国艺术收藏馆和堪萨斯城收藏馆。

       秦风:1961年出生的中国艺术家,被认为是水墨画领域的大师之一。作为中国先锋派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他采用传统的书法材料,运笔间尽显抽象表现派的奔放活力。在新疆长大的他,受到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汇的启发,接触到多民族、多语言的维度。1996年他移居柏林,开始将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水墨传统融合到抽象创作中。在美国,他获得了奖学金,并在新罕布什尔州著名的麦克道尔殖民地居住。他的作品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大型博物馆收藏。

       毛栗子:中国艺术家,1950年生于上海,他是为艺术自由而战的先锋派运动 “星星画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他在北京学习了中西方的绘画技巧,尤其对传统的半抽象中国风景画感兴趣。他的艺术生涯始于具象作品,然后致力于超现实主义,直到开始专心创作抽象作品。1990年,他作为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客座讲师来到巴黎,并在法国首都度过了他十年的生活。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个展和群展,包括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 "中国艺术五千年”和在北京亚洲艺术中心举办的 "真与幻-毛栗子个展"。

       王璜生:1956年出生,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作为一名美术史学者,他以学者和专家的身份,参与中国的美术馆的指导和管理,并参与文化部研究委员会的工作。此外他还是多个展览及双年展的策展人和负责人,他不仅获得了北京市政府的多项奖励,还获得了法国和意大利政府的多项奖励。作为艺术家,他以水墨画和装置艺术而闻名,其素描、风景和书法都是抽象的,意在平行于他自己的现实,捕捉短暂的情感和转瞬即逝的心境。他的作品被众多博物馆收藏,包括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和位于北京的中国美术馆。

       孙逊中国艺术家,1980年生于阜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他被认为是中国最有才华的年轻新锐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不局限于任何媒介,将细致的工艺与风格化的实验相结合,而他最著名的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短片。2006年,他成立了丌格动画工作室。他曾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哈默博物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地举办过展览,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青年艺术家。 

       策展人简介

       Dagmar Carnevale Lavezzoli: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家,也是总部位于伦敦的艺术咨询公司Hua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该公司与博物馆、艺术机构、画廊和私人藏家合作,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发展。Dagmar拥有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硕士学位,专攻中国当代艺术,并拥有罗马大学的中国研究和文化学士学位。她能说流利的汉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她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了几年,结识了艾未未、秦风、高氏兄弟、展望、谷文达、刘勃麟、张培力等国际知名艺术家。自2010年以来,Dagmar参与了无数国际项目,包括画廊和博物馆的展览、艺术博览会和会议。这些项目包括:“Ed Moses & Qin Feng”(BlainISouthern 画廊,伦敦,2019年),“De-Coding”(米兰王宫,2019年),“dsl Collection”(米兰设计周,2018年),“Landscape of Desire”(博洛尼亚G7峰会,2017年),“Fine Art Asia”(香港,2016年),“Waiting for Qin Feng”(威尼斯,2016年),“Masterpiece” (伦敦,2015年),“(Un)Forbidden City: The Post-Revolution of New Chinese Art”(罗马现代艺术馆,2012年)和“The Gao Brothers”(特雷维索,2012年)。Dagmar曾应邀在苏富比艺术学院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不同场所举行会议和讲座,并被《独立报》、《华尔街国际》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过。Dagmar定期前往中国,在那里她与艺术家、画廊和博物馆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除了与知名艺术家合作外,她还参与新兴人才的挖掘。

       Katie Hill:Katie Hill博士是一位在中国艺术领域颇有成就的策展人、作家和学者,她拥有爱丁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和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她是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现代和当代亚洲艺术学课程主管。Hill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将其文化和政治背景与全球连接。最近呈现的展览包括:“Optimism, Live Drawing with Duan Yingmei and Cai Yuan”(OCCA办公室,牛津,2014年),“Wastelands”(中国艺术家群展,OVADA艺术中心,牛津, 2015年),“王璜生:不息之线”(香港艺术中心),“Van Gogh was here. From China with Love”(San Mei Gallery艺术空间,伦敦),和“邓箭今个展 | 潜流:痛苦与狂喜”(切尔西艺术学院,伦敦,2019年)。她是OCCA(中国当代艺术办公室)的总监,这是一家在英国推广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咨询机构。

       关于王子寝宫

       王子寝宫位于米兰王宫西南翼,由十个房间组成,是19世纪早期皇家住宅的珍贵范例,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805年,拿破仑对该建筑进行了重建,1830年被指定为“王子备用公寓”,专供拉涅利(Ranieri)与萨沃伊公主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Savoy)结婚后出生的王子和大公居住。改造工程在建筑师Giacomo Tazzini的指导下进行,其中包括对房间进行了精致的装饰,大多是复古风格,该工程于1838年完成,即当时斐迪南一世(Emperor Ferdinand I)皇帝刚到米兰加冕为伦巴第-威尼斯国王后不久。

       米兰王宫

       王子寝宫可以米兰王宫现在的第一个挂毯厅和四柱中庭到达。从中世纪后期开始,米兰王宫就成为了城市的政府所在地。在托里亚尼(Torriani)、维斯康提(Visconti)和斯福尔扎(Sforza)王朝统治下,米兰王宫作为政治中心得到了加强。这个奢华宫廷生活的所在地,在十八世纪曾被奥地利帝国所控制。在Giuseppe Piermarini的指导下,对新古典主义进行了修复,通过增加入口处的纪念性的楼梯来丰富它,新的立面朝向大教堂广场(Piazza Duomo)和现在的皇家小广场(Piazzetta Reale)。作为国王和王后的故居,1919年它被移交给国家,并部分向公众开放,之前曾由伟大的装饰家、雕塑家、画家和木匠的作品强化。在1943年的爆炸中,米兰王宫失去了大部分珍宝。二十多年来,米兰市政厅和考古遗产的监管机构进行了重建和修复工作,直到最终作为展览中心重新开放。

 

【声明】:LifeAdd生活方式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Alcantara 书法 秦风 曲磊磊 孙逊 毛栗子 张春红 王璜生
关联内容

高品质生活资讯平台

『LifeAdd生活方式』是一家引领高端品质生活的互联网平台,聚焦前沿时尚风潮,为高品质人群推送生活资讯和商业信息,链接高端商业与高端人群生态圈。

业务范围

经营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82918700@qq.com
微信号:82918700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