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人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红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菲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帝招俊义,列于庶位。』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义,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翻译:
王说:“来呀!你傅说。我旧时候向甘盘学习过,不久就避到荒野,入居于河洲,又从河洲回到亳都,直到后来在学习上没有显著进展。你当顺从我想学的志愿,比如作甜酒,你就做曲蘖;比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你要多方指正我,不要抛弃我;我当能够履行你的教导。” 傅说说:“王!人们要求增多知识,这是想建立事业。要学习古训,才会有得;建立事业不效法古训,而能长治久安的,这不是我傅说所知道的。学习要心志谦逊,务必时刻努力,所学才能增长。相信和记住这些,道德在自己身上将积累增多。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思念终和始取法于学习,道德的增长就会不知不觉了。借鉴先王的成法,将永久没有失误;我傅说因此能够敬承你的意旨,广求贤俊,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职位上。” 王说:“啊!傅说。天下的人都敬仰我的德行,是你的教化所致。手足完备就是成人,良臣具备就是圣君。从前先贤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这样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心惭愧耻辱,好比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助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家!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录用。你要能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王,长久安定人民。”傅说跪拜叩头,说:“请让我报答宣扬天子的美好教导!”《说命》三篇傅说所持的论点,对高宗影响巨大,从而感谢他的教诲,在傅说的治理下,使这位君王实现了他心中的国家中兴愿望 。傅说在朝五十多年,展现了自已的毕生抱负后,以耄耋之年返回故里,“享年八十有九,”卒后葬于圣人涧之源头跑马泉之上。
《傅史》是傅山对历代傅氏名人所进行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从抄录《说命》、评论傅说开始的。《说命》出自《尚书》,有上、中、下三篇,是记录商王武丁与傅说对话的文献。武丁是盘庚迁殷后第四任国王,是盘庚之侄。 盘庚死后,由弟小辛继位, 小辛之后由弟小乙继位,小乙之后由其子武丁继位。武丁青年时曾生活于民间,走访过隐居在虞(山西平陆)的甘盘,并拜他为师。武丁即位后,励精图治, 求贤若渴。武丁梦见个圣人叫说,他画出其相貌,令百官到处找寻, 最后在罪徒中才找到,原来是个奴隶,但仍被武丁任命为相,这是一个破天荒的伟大创举。由于这个创举是在武丁之梦的旗帜下进行的,商朝人特别迷信、相信托梦,所以也就不加反对了。武丁得到傅说后,君臣二人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对谈,这就是《说命》三篇。在对谈中,武丁表现了对傅说的恭谨、期望和信任;而傅说则全面讲述了治国安邦之道。《说命》三篇,被誉为“武丁中兴”的治国纲领;傅说亦被推崇为“贤相”、“圣人”。“武丁既得说,始以傅岩姓之”,自是被尊为中华傅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并载入谱书,世代相传。傅说辅佐武丁长达五十多年,年老归里,定居于虞地傅岩下圣人涧(山西平陆境内)。早在唐代,这里就建有“傅相祠”,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傅说诞辰,都要举行官祭大典。日本侵华期间“傅相祠”被毁,1995年重建,并增塑“圣人傅说像”。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